http://www.hteacher.net 2016-07-27 15:09 中国教师资格网 [您的教师考试网]
五单元导学案21.《风筝》导学案(教师用)
【导学目标】
1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.整体感知课文,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
3.联系语境探究疑难句子。
【导学重点】
1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.整体感知课文,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。
【导学难点】
联系语境探究疑难句子。
【课时】2课时
【预习导引】
1.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,查字典,给它们注音、解释,并学会运用。
(1)丫杈(chà):即桠杈,形容树枝分杈歧出。
(2)风轮:风筝上能迎风转动发声的小轮。
(3)寂寞(jì):孤单冷清。
(4)伶仃(1íngdīng):孤独,没有依靠。
(5)憔悴(qiáocuì):形容人瘦弱,面色不好看。
(6)肃杀:形容秋冬天气寒冷,草木枯落。
(7)诀别(jué):分别(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)
(8)荡漾(yàng):(水波)一起一伏地动。
(9)嫌恶(wù):厌恶。
(10)笑柄: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。
(11)可鄙(bǐ):令人鄙视。
(12)恍然大悟(huǎng):形容忽然醒悟。
(13)尘封:搁置已久,被尘土盖满
(14)什物(shí):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用品。
(15)惊惶:惊慌。
(16)瑟缩(sè):身体心寒冷、受惊等而蜷缩或兼抖动。
(17)苦心孤诣(yì):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。孤诣:别人所达不到的。
(18)掷(zhì):扔,投。
(19)傲然:坚强不屈的样子。
(20)虐杀(nüè):虐待人而致死。
(21)堕(duò):落,掉。
(22)宽恕:宽容饶恕。
2.朗读课文,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。
3.就课文不理解之处质疑。
【导学过程】
一、导入:
当冬天的寒气尚未褪尽,我们偶然抬头,看到天空飘飞着一两只风筝时,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?
学生各抒己见。
教师:同学们想知道鲁迅先生的感受吗?今天我们就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《风筝》。
二、作家作品简介。(可以让学生介绍)
鲁迅(1881—1936),文学家、思想家和革命家。原名周树人,字豫才,浙江绍兴人。
关于《野草》散文诗集。1927年北京北新书局初版。收入1924~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,书前有题辞一篇。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。《这样的战土》《淡淡的血痕中》《一觉》等篇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懑;《影的告别》《死火》《墓碣文》等篇描绘了对自我深刻解剖之后的迷茫心境;《希望》《死后》等篇写出了对未来的疑惧,深刻地表现出作者的人生哲学。语言俏奇瑰丽,意象玄妙奇美。
三、检查预习:
见预习1、2。
四、整体把握:
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?请简单复述故事情节
讨论并归纳:写小时候不喜欢风筝,也不许小兄弟放风筝,认为这是没有出息的玩艺。有一天,看小兄弟偷偷地糊风筝,便粗暴地扯烂了风筝。待到长大后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,醒悟过来,觉得自己当年的行径,简直是“对于精神的虐杀”。虽然事隔久远,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,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,“我”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。
五、探究质疑:
1.为什么看到风筝浮动,“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”?“我”“惊异”的是什么?“悲哀”的是什么?
讨论并归纳:故乡放风筝时节,是温和的春二月,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。故乡的风筝时节,杨柳发芽,山桃吐蕾,而北京,“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”。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。“我”见风筝而悲哀,是因为想起小时候“精神的虐杀”的一幕,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。从结构上看,用这句话引出下文。
2.“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,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,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。”为什么说“春天”是“久经诀别的久经逝去的”为什么又说“在这天空中荡漾了”?
讨论并归纳:这里所说的“春天”有特定的含义。作者离开故乡多年,依然怀念着小时候故乡的春天,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温和的春天,而北京此时却是肃杀的严冬,竟然有一二风筝浮动,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,所以觉得这春天“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”。
3.为什么小兄弟最喜欢风筝的神态、动作,在“我”看来都是笑柄,可鄙的?你认为作者这种想法对吗?为什么?
讨论并归纳:因为“我”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,是极其幼稚可笑的,令人鄙视的。我觉得这样想法是不对的。爱玩是儿童的天性,玩具是儿童的天使。试看他写的小兄弟,“多病,瘦得不堪”,怪可怜的。放风筝,去春光明媚的野外活动活动,本是大有好处的。可是因为兄长不允许,只得呆看人家的风筝。他有时惊呼,有时跳跃,天真活泼的儿童天性跃然纸上,这本是极正常的。然而这种天真活泼的天性却被兄长鄙弃压抑,这是多么悲哀的啊!
4.“我”扯坏了小兄弟的风筝,这样做对不对?为什么?
讨论并归纳:不对。因为小兄弟能利用枯竹、红纸条做风筝,说明他聪明、肯动脑筋,很会设计,动手能力强。这样有益身心的正当行为却要背着兄长躲在什物间里偷偷地做,这已经可怜之至了。但是仍然在将要完工之时被兄长发现、扯烂,小兄弟的痛苦、绝望可想而知。做兄长的却因为自己的偏见,凶神恶煞一般,以破获秘密为满足,以摧毁小兄弟的心血为胜利,实在是冷酷无情的。
5.作者写风筝事件的这两段文字,是怎样的心情的?何以见得?
讨论并归纳:他对小兄弟深切同情,而对自己深深自责。如把小兄弟写得那么瘦弱可怜,老实而毫无抗争;而把自己写得凶神恶煞,简单粗暴,对自己当年扮演的精神虐杀者的角色感到自责。
六、教师小结:
本文从北京冬季的肃杀中看到天上的风筝,回忆起故乡的春天,故乡的风筝,回忆起我对小兄弟放风筝、做风筝的禁止和粗暴撕毁的事。表现了兄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。但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却是手足深情。
七、课外作业:
以“风筝”为话题,回顾自己童年时有关“风筝”的故事,记述自己曾经的经历,不少于300字。
第二课时
一、导入:
上节课,我们探讨了课文前四段,特别是“我”对在风筝事件中扮演的“精神虐杀者的角色”感到自责的心理,在下文还将提及。
二、探究质疑:
1.“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”“我的惩罚”是指什么?
讨论并归纳: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,现在见到书上讲的道理,知道自己错了,对在风筝事件中扮演的“精神虐杀者的角色”感到深深地自责。
2.为什么“我”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而称为“不幸”?
讨论并归纳:因为“我”看了这本书后,知道了“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,玩具是儿童的天使”的道理,回忆及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,发现他偷做风筝,把风筝抓断踏扁,这种作法是错误的,是虐杀了儿童的天性,作者因良心受到遣责而感到“不幸”。
3.“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,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。”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,这样写有什么好处?
讨论并归纳:用比喻手法(暗喻),表现“我”知道自己做了错事后的沉重心情。
4.为什么“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”?
讨论并归纳:因为我知道补过的方法:第一种,送他风筝,赞成他放,劝他放,我和他一同放。我们嚷着,跑着,笑着。但时过境迁,这种方法已不行了。第二种:去讨他的宽恕,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。
5.“我”想讨弟弟的宽恕,但弟弟却什么也不记得了,为什么“我”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“沉重”?
讨论并归纳:因为小时候,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,简直是精神的虐杀,而弟弟却并不认为兄长的行为是精神的虐杀,时过境迁,忘得一干二净。我无从补过,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,因而更加悲哀、沉重。
6.如果弟弟对兄长的粗暴行为进行抗争,并怨恨他好不好?为什么?
讨论并归纳:如果弟弟抗争,也许我会省悟到自己错了,尽早改过。然而弟弟则受到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,逆来顺受,毫无抗争,使我的错误持续至今,使“虐杀者”横行无忌,这正是旧秩序得以维持的原因。弟弟怨恨他,也会使他觉醒,使他有机会讨弟弟宽恕,然而弟弟并不怨恨,使他的心只得沉重着。
7.“我还能希求什么呢?我的心只得沉重着”这句话表达作者一种怎样的心情?
讨论并归纳: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,无可解脱的沉重。
8.末段的语句怎样理解?为什么说“悲哀”是无可把握的悲哀?为什么说“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去吧,——但是,四面又明明是严冬,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。
讨论并归纳:“我”要讨弟弟的宽恕,抚平他精神的创伤,而弟弟却全然忘却,毫无怨恨,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,“我”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,这是怎样的悲哀呀。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,无可摆脱的,所以说“无可把握的悲哀”。
“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”,就是不要望见春天,不要望见风筝,这才能忘却,才能摆脱悲哀。我只感觉到“非常的寒威和冷气”,不仅指当时的天气,而且指心头的悲凉。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,彼此却不以为有什么错,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,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。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,这是尤其悲哀的,使人不寒而栗。
9.你觉得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?
讨论并归纳:可以有多种理解。
从手足之情上看,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,是为小兄弟有出息,那种恨,是恨铁不成钢。一旦明白自己错了,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,虽为兄长,也要讨小兄弟宽恕。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。
从游戏的意义上看,“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,玩具是儿童的天使”,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,游戏使儿童活泼、健康、聪明。因此不准游戏,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。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,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,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,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,从此能够健康成长。
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,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,严于自省的,往事,小事,都一丝不苟,知错必改,郑重其事,这种精神非常可贵。
从小兄弟身受“虐杀”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,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,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,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。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?原来他偷做风筝,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,以为兄长该管,因此并不耿耿于怀。
三、归纳总结:
本文是一篇以表现手足亲情为主题的散文,但选材角度新颖,于兄弟间发生误解冲突中展现浓浓的亲情。可是,细品这篇文章,作者的立意远不止这些。从作者事隔多年后仍悔恨交加,悲忧交集的形象看,这篇作品还揭示了封建陈腐思想对儿童自由、活泼的天性的扼杀,深刻地阐述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,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科学道理。作者将深厚的兄弟亲情与严肃的自我解剖精神融为一体,将自我批判与社会批判成功地加以结合,体现了含蓄而深邃的立意。
四、拓展延伸:
阅读“研讨与练习”三《满天的风筝》,试与课文比较,说说它们所蕴含的感情有什么不同。
【教学反思】
21《风筝》导学案(学生用)
【学习目标】
1.积累词语,掌握\"丫杈、寂寞、憔悴、肃杀、诀别、嫌恶、什物、惊惶、瑟缩、傲然、虐杀、宽恕、恍然大悟、苦心孤诣\"等词语的读音、字形、词义。
2.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,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浓的亲情。
3.学习本文在铺陈误会和冲突中写亲情的方法。
4.感受文中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,学习鲁迅严于自省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。
【学习重点】
1.整体感知文意,体味本文在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中展现的浓浓的亲情。
2.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,在自主阅读中质疑问难,深入探究。
【学习难点】
1.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。
2.揣摩文中艰深难懂的语句,理解其深刻内蕴。
【课时】2课时
【预习】
1.给下列加点字注音。
丫杈()可鄙()虐待()笑柄()瑟缩()
点缀()宽恕()苦心孤诣()嫌恶()什物()
2.解释下列词语。
尘封:肃杀:傲然:
3.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想一想: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?你读了有哪些感受?
4.把文中你读不懂的句子写在下面。
【学习过程】
第一课时
一、导入:二、作者、作品简介
三、检查预习:
1.见预习1.2.见预习2.3.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回答:
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?你读了有哪些感受?
四、质疑探究:
1.作者看到\"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\",为什么\"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\"?
2.“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,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,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”,为什么说春天“久经逝去”?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?
3.找出文章生动描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的语句,分析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。
4.用自己的话描述\"风筝事件\",在对\"我\"的描写中,流露了什么感情?
五、学生齐读前四段
六、课外作业:
以“风筝”为话题,回顾自己童年时有关“风筝”的故事,记述自己曾经的经历,不少于300字。
第二课时
一、导入:二、质疑探究:
1.“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,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,玩具是儿童的天使。”作者为什么说“不幸”?
2.文中所说的“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”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?
3.如何理解“精神的虐杀”?
4.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?那心为什么“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”?
5.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:“有过这样的事吗”,为什么“我”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“沉重”?
6.末段的语句如何理解?
三、归纳总结,拓展提高:
1.提问:综观全文,作者是如何在误解冲突中表现浓浓的亲情的?
2.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谈谈对本文主旨的认识。
四、课堂小结:五、作业
阅读《满天的风筝》,试与课文比较,说说它们所蕴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。
【学习反思】
22.《羚羊木雕》导学案(教师用)
【导学目标】
1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.整体感知课文,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。
3.学会辩论,有理有据阐述自己的观点。
【导学重点】
1.分角色朗读课文。
2.整体感知课文,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。
【导学难点】
学会辩论,有理有据阐述自己的观点。
【课时】2课时
【预习导引】
1.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,注音、解释。
(1)犄角(jī):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,本课指桌面的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。
(2)仗义:讲义气,仗:拿着,引申为主持、讲求。
(3)形影不离:成语。像物体跟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,形容彼此关系密切。
(4)挽回:扭转已成的不利局面。挽:拉,引申为扭转。
(5)寒颤(zhàn):本课指因受冷而身体颤动。[注意]也作“寒战”。
(6)反悔:对以前允诺的事后悔而不承认。
(7)光彩:原指颜色和光泽,也用来比喻光荣。本课指后者。
(8)逮(dǎi):捉,捕。
(9)攥(zuàn);用手握住。
2.朗读课文,就文章不理解之处质疑。
【导学过程】
第一课时
一、导入:
同学们,你们一定都爱你们的父母,尊敬你们的父母,但有时候,你们会与你们的父母对某些问题认识不一致,思想上闹矛盾。它也许会让你无奈、伤心甚至落泪。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处理的?《羚羊木雕》中的“我”就遇到了这种情况,下面我们一齐来学习这篇课文。
二、作者简介。
张之路,1945年生,山东诸城人。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。曾任中学教师多年。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,现任该厂文学部主任。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。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《霹雳贝贝》《磨表》《傻鸭子欧巴儿》及同名中篇小说,话剧《双龙花盆》,童话集《野猪的首领》《大鼻头和黑眼圈》,小说集《在楼梯拐角》《题王》,长篇小说《第三军团》等。1992年被登录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名册。 三、检查预习: 1.听写词语。见预习1。 2.分角色朗读课文。注意文章的语言、语调,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。 (1)分好角色。故事叙述者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妈 (2)朗读表演。 (3)朗读评价,特别注意是否读好语气、语调,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。 3.整体把握: 讨论: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?表现了怎样的主题? 明确:文章围绕“羚羊木雕”发生的事,通过对六个人物的刻画,表现了两类人不同的内心世界:一类人珍惜友谊,一类人重财轻义。文章歌颂了少年朋友们真诚无私的纯洁的友谊,并告诫人们要理解少年的心理,尊重他们的友谊。 四、细读课文,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。 讨论明确: 1.开篇用“突然”一词,使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,显出妈妈的惊慌,“我”的惊吓。 2.母女对话神态的对比,着力渲染对话的气氛,表明妈妈为一件工艺品伤害了孩子的心。 妈妈孩子 突然间(惊慌)心怦怦地跳了起来(惊吓)小声地说 目光紧紧地盯着我一动不动,低着头不敢看她 十分严厉(严厉)声音有些发抖(害怕) 坚定(坚定)哭着喊了起来(反抗) 对话的气氛越来越紧张。 3.爸爸的语气很平静,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。爸爸的态度虽与妈妈不同,在实质相同,不同语言描写显示出不同的个性:妈妈严厉,爸爸深沉、冷酷。 4.“我”不小心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,为什么要抹眼泪?一是心疼裤子,二是回家挨说。可见“我”的自尊心强,也可见妈妈的严厉。 5.万芳也不玩了,坐在我旁边一个劲地叹气,说明万芳有同情心,急朋友之所急。万芳的话多自信,对绝望的我伸出救援之手,表现万芳的“仗义”性格。她对她妈妈的惩罚满不在乎的话,更表现万芳为朋友受过的仗义性格。 6.昨天,万芳到我家来玩。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,就拿起来递到她的手上。她也挺激动,从兜里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。小朋友之间的纯洁的友情如春天美丽的花朵,鲜艳迷人。 7.从“上幼儿园的时候”、到“从兜里掏出——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”这一段是插叙,说明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,“我”把羚羊送给她是对友谊的表示。 8.不知什么时候,奶奶站在门口。她一定想说什么,可是,她没有说。为什么欲说而不语?这里透露奶奶深知儿子、媳妇的为人,左右为难。屋子里静极了。奶奶突然说:“算了吧,这样多不好。”矛盾发展到高潮,奶奶不说也得说了,虽然她的话并不能扭转乾坤。用奶奶的话批评了爸爸妈妈重财轻义的行为。 9.我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找万芳,在路上和到万芳家时的心情是多么悲伤、多么无奈,神情是多么尴尬。 10.万芳对我的问候多么关切,听到我说把羚羊还我时,又是多么吃惊,她责备我的话说得又是多么的婉转。 11.万芳妈妈的话也表现了对女儿的严厉,表现了她泼辣的性格。 12.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,万芳已经不见了,她不会再跟我好了……这种担心正见得“我”对友谊的珍惜,表现了“我”的绝望。 13.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。月亮出来了,冷冷的,我不禁打了寒颤,这里用景物冷冷的月光衬托人物哀伤的心情。 14.万芳跑了过来。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:“你拿着,咱们还是好朋友……”万芳一定知道了我的难过,她还是那么活泼开朗,还是那么仗义疏财。 15.结尾末两段用神态、心理描写揭示了大人的狭隘、重财轻义对孩子间友谊花朵的摧残,对孩子纯洁心理的伤害。它给读者留下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。 五、课外作业: 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二、三。 第二课时 一、导入 上节课,我们分角色朗渎了课文,通过朗读、评价,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。如果发生了这类矛盾,你该如何处理,你一定有许多想法。这节课我们将通过质疑、讨论和辩论,深入探讨课文,统一我们的思想。 二、组织讨论: 1.确定辩论议题: (1)父母逼孩子要回送人的东西,这种做法对不对?如果你是父母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? (2)友谊和钱财孰重孰轻,应怎样正确对待? (3)你如果遇到类似“我”那样的伤心事,你会怎么处理? (4)父母有了错误缺点时,孩子应该怎样对待父母? 2.按学生观点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。 3,就辩论中双方的观点、理由、态度、方法进行点评 三、教师小结: 子女的行为遭到父母的反对,父母有父母的理由,子女有子女的理由,子女处于弱势地位,当然只得被迫服从,但是子女的心理受了伤害,父母也有责任。子女与父母感情多少要受点影响。 论是非,父母心目中珍视的是财物,“我”心目中珍视的是友情,由此而引起冲突。应该说,父母是有欠缺的,“我”也是有欠缺的。子女靠父母培养。父母是主导的方面。子女的缺点也是父母的缺点,与其怪孩子自作主张,倒不如怪自己事先没有讲清楚。作者的倾向主要是批评父母的。若从“我”这一方面看去,也有教训可以吸取。小时候毕竟幼稚,做什么事情跟大人商量是十分必要的。 四、拓展延伸: 阅读下面文章,完成后面的问题。 礼物 灯光很暗,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,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。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。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,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,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,女儿发现母亲的确瘦了许多。 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,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,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门,借着月光,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——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走去。 ……放学归来的路上,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,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、激动的样子。要知道,这样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。为了买下它,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踯躅过许久。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,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。 推开房门,女儿呆住了。母亲眼角挂着泪痕,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和愠怒。她刚想问,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子,走到女儿身边,“慧慧,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,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艺儿,袒胸露背的,连件衣服都没穿,多寒碜人哪。” “妈,这是一座母女雕像,是送给您的……”“好了,好了,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,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,怎么摆得出呀!”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,“去,跟人家好好说说,退了吧。”“不,我不退。”“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,袜子或手套都行。”说完,扎上围裙进了厨房。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,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,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。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,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。 1.本文与《羚羊木雕》的主题、记叙的顺序有什么相同之处? 2.发挥想象,请帮文中的“女儿”具体描写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、激动的样子。 3.文中女儿在买礼物时,为什么“在那家工艺品店的厨窗前踯躅过许久”? 4.阅读文中划线的语句,请说说,如果你是文中的女儿,此时你会想些什么。(用第一人称作答) 答案:1.主题:父母与子女之间应彼此沟通理解。顺序:插叙 2.能紧扣欣喜、激动,描写具体即可。 3.(1)对于“女儿”来说,礼物太昂贵了,所以很慎重;(2)不知道这一礼物能否让母亲欣喜 4.能写出“委屈难过”,语言通顺,得当即可 五、课外练笔: 在与家长的接触中,你一定曾经与家长发生过类似的矛盾。矛盾的起因是什么?你是如何处理的?最终结果如何?请你记述曾经的故事,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。 【教学反思】 相关资料推荐: 责任编辑:yangyang 上一篇:
初中语文教案:《羚羊木雕》 下一篇:
高中政治《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》试讲稿
公众号
视频号
小红书
小程序
APP
京ICP备16044424号-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© 2001-2024 hteacher.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